摘要:很久很久以前,俄罗斯还只是莫斯科河岸边一个咪咪小的城邦——莫斯科公国,蒙古人的殖民地,实力远远不如隔壁的波兰和立陶宛。但短短十几年间,他就像条贪吃蛇一样膨胀了。哦等等,也不是很久,差不多就是明朝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蒙古人俘虏这个时期。今天的...
很久很久以前,俄罗斯还只是莫斯科河岸边一个咪咪小的城邦——莫斯科公国,蒙古人的殖民地,实力远远不如隔壁的波兰和立陶宛。但短短十几年间,他就像条贪吃蛇一样膨胀了。
哦等等,也不是很久,差不多就是明朝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蒙古人俘虏这个时期。
今天的伏特加秘史的第二集,我们就聊一聊,伏特加在俄罗斯帝国崛起的过程中,扮演了何等重要的角色。可以这么说,伏特加和俄罗斯的国运紧密相连,没有伏特加,就没有今天俄罗斯世界排名第一的领土。
下面,故事开始。
留里克王朝的伊凡三世是著名的伊凡雷帝的爷爷。虽然他经常在打仗的时候喝醉酒误事,但他的主要对手、宗主国金帐汗国比他更拉胯。所以伊凡三世最后成功独立,还把前主子给灭了。就是他,打下了今天俄罗斯西部的核心地区,莫斯科公国从一个小小的城邦,变成了东欧首屈一指的大国。不过呢,伊凡三世最有名的事迹是娶老婆,他娶了最后一个罗马公主索菲亚,从此俄罗斯可以自豪的宣称:“我才是罗马正统”,还沿用了标志性的东罗马国徽双头鹰,一个头朝亚洲,另一个头朝欧洲。
伊凡三世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伏特加的制作方法传入俄罗斯。伊凡三世和索菲亚公主的儿子瓦西里三世,第一时间就爱上了“生命之水”。神圣罗马帝国的男爵赫泼斯坦曾出使克里姆林宫。据他回忆,主人在欢迎晚宴上,不限量供应伏特加。
朋友们可能看过中国当年和苏联谈判的故事。苏联人习惯开会前先喝酒,等你喝得七荤八素了再来谈判,这一招对越南和印度屡试不爽。于是,我国派出了一个特能喝的酒司令,“祖国需要你的胃”,这位大神一个人喝趴了整个苏联代表团,第二天毛熊们就老老实实不作妖了。
这种可怕的喝酒文化,在瓦西里三世的时代已经初见端倪。神罗大使赫泼斯坦心有余悸的回忆:“把客人灌醉,在这里是一种尊重的表现。客人如果没有被灌倒在桌子底下的话,主人就会觉得对不起客人,没有给他足够的尊重。而且莫斯科大公国的人,特别擅长祝酒,祝酒词还特别有创意。有个人的祝酒词是这样说的:祝大公敌人血管里的血液,就像这个杯子里被喝完的酒一样,一滴也不剩。这话一出,我们不想喝也必须喝了。”
但是,神罗大使也注意到,瓦西里三世的地位,并不像他的体重那么“稳当”。虽然留里克王室是莫斯科公国的政治和精神中心,但由于俄国当时实行的农奴体制,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农奴,和他们依附的贵族地主捆绑在一起,而这些贵族也和大公一样富有,他们同样有雄伟壮观的庄园和城堡。而且,一旦发生战争,贵族们可以迅速把农奴武装起来,照样是一支私人军队。所以大公的权力也必须依靠这些贵族们。尤其是最关键的财政收入,必须靠这些贵族地主交税供养。
这其实也是欧洲封建制度的通病,中央集权集不起来。
伊凡雷帝
但是,这个问题,却被瓦西里三世的儿子伊凡四世,用伏特加解决了。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伊凡四世就是著名的伊凡雷帝,他也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个沙皇。
我们上一集讲过,当时俄国所有的村庄里,都有领主们开的小酒馆,用来榨取农奴所剩无几的收入。1522年,伊凡雷帝征服了伏尔加河沿岸的喀山汗国。虽然他把喀山汗国给屠了城,但是他对那里官方经营的酒馆印象极其深刻。回到莫斯科后,伊凡雷帝下令,取缔所有地主们开的小酒馆,严禁私人酿酒、私人经营酒馆,从此酒水变成了国家专营,利润全部收归沙皇的国库。
大家可千万别小看卖酒的利润,尤其是在俄罗斯卖酒的利润。从这一天起,伏特加酒成了国家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
除了钱,恐怕连伊凡他自己都没想到,国营酒馆还达成了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俄罗斯民族意识就这么觉醒了!
古代俄国的农村,一个村庄就能自给自足,人民只知道领主而不知道沙皇。而国营酒馆把农奴从领主的监管中暂时解放出来,让他们可以在酒馆里好好待着,为国家的财政做贡献。农奴们一边快乐的喝酒,一边向沙皇——“我们小父亲”的画像致敬。
对于农民来说,领主们代表着无休止的劳动,是痛苦的;而一想到沙皇,就想到了喝酒——这个时代最大的快乐。所以,他们心中会向往谁呢?这还用问么!
就这样,沙皇用伏特加将农奴与他的领主剥离开来,然后和国家,或者说国家的代表——沙皇绑定起来。
国营酒馆出现不到30年,传统俄国村庄自给自足的社会形态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中央政府主宰的社会体系。而且从这天起,俄罗斯内部再怎么乱,核心地区都没破碎分裂过。
说到这里,up忍不住吐槽一句,中国大一统的根源是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俄罗斯大一统靠的却是“酒同喝”。真不愧是毛熊!
苏联电影——伊凡雷帝
故事回到伊凡雷帝身上。当时,俄罗斯的政权组织还比较原始,没有能力监管整个国家的酒类贸易,所以伊凡雷帝推行的国营酒馆体系也是非常简单的,有点像今天的奶茶销售模式。沙皇就是个控制货源的品牌商,他把每个村子的酒馆授权给当地的老板,老板就相当于代理商。除了卖酒的钱,沙皇还可以向酒馆老板收取一笔很客观的特许经营费用。
英国大使记载,每个酒馆的特许经营费根据地段的好坏,各不相同。最少的800卢布,中间档1000到3000卢布不等,多的可以达到1万甚至两万卢布。酒馆老板上任前,也会向上帝和沙皇发誓,捍卫沙皇的财政收入,并且在卖酒的时候,努力推销利润更大的伏特加而不是蜂蜜酒和啤酒。原因很简单,第一,伏特加成本低、售价高;第二,伏特加是烈性酒,更容易让人上瘾。
于是,越来越多的农奴、小商人和工匠,流连忘返于酒馆,他们经常连老婆孩子赚的钱都拿来喝酒,直到花光身上所有的钱。而此时最开心的,当然 是酒馆老板和沙皇了。
至于喝酒会伤身,沙皇才不在乎呢!又不用花医保基金给人治病!
伏特加让伊凡雷帝富得流油。但他对酒精最有效的利用,还不是增加收入,而是把他的臣子,或者说潜在的敌人给彻底灌醉,营造出一种“酒精恐怖”的气氛。
当伊凡雷帝灌你酒的时候,千万别拒绝。沙皇可不是现在的老板,看不顺眼能跳槽。冒犯沙皇的话,你真的会死得很惨!
根据伊凡雷帝死亡面具制作的面膜
伊凡的重臣——米哈伊尔·列普宁亲王,曾小声抱怨沙皇的酗酒、灌酒的恶习,说这不和体统。伊凡听到了这句话,怀恨在心。有一天列普宁在教堂祷告的时候,伊凡雷帝派士兵冲进去,就在上帝脚下把列普宁给砍死了。
还有一次,一个名叫米特科夫的贵族,受够了一轮又一轮的灌酒,借着酒劲破口大骂沙皇“你该死的”。勃然大怒的伊凡雷帝从王座上站起来,抄起手边的金属权杖冲向米特科夫。伊凡就用这个一头是尖刃的权杖,把米特科夫给开膛破肚了,宴会厅的地板上洒满了鲜血和内脏。
现场的大臣们吓得魂飞魄散、噤若寒蝉,再也不敢拒绝喝酒了。
伊凡雷帝这么爱灌酒,毫无疑问,他本人也是一个酒精爱好者。他经常喝的醉醺醺的,特别喜欢喝醉了酒和女人上床。他认为这么做能取悦上帝,让上帝通过他的身体,享受酒色的乐趣。这借口实在是太神奇了,下次大家想浪的时候可以参考下。
不过呢,浪也得有个限度。up要这里插一段禁酒教育宣传。长期酗酒,会改变一个人的品格。引发焦虑、抑郁、强迫症、双向情感障碍及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产生酒精中毒性幻觉、酒精中毒性偏执。伊凡雷帝后来的个人悲剧,绝对和他多年酗酒脱不开干系。
晚年的伊凡雷帝越来越多疑,越来越偏执,越来越精神不稳定。他突然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敌人,那就是他年轻力壮、雄才大略的皇太子。到1581年,伊凡雷帝说服自己,亲儿子正在密谋背叛他。有一天,他在行宫中意外发现王储妃,也就是他儿媳妇的穿着不符合礼仪规定,雷帝就突然陷入了狂暴状态,把怀孕的儿媳打到流产。王储赶来保护妻子,试图拉开失去理智的父亲。伊凡雷帝突然抓起他那根带尖刺的权杖,击穿了儿子的太阳穴。满地的鲜血终于让雷帝清醒过来,他意识到自己刚刚亲手杀死了儿子和继承人。他痛苦不堪的把儿子的头抱在怀中。相传,皇太子在垂死之际亲吻了父亲的手,低声轻语道:“我将作为您忠诚的儿子和您最恭顺的臣民死去。”
《伊凡雷帝杀子》
这就是世界名画《伊凡雷帝杀子》,列宾大师倾情奉献,今天就悬挂在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里。这场悲剧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后世的俄罗斯人这样评价伊凡雷帝:“他强迫清醒戒酒的人沉溺于酗酒之中。而所有的邪恶,都是从这种酗酒的状态中衍生出来的。”
酗酒最终导致了留里克王朝的终结。培养多年的太子死后,伊凡雷帝再没有别的继承人,只剩下一个弱智且体弱多病的儿子费奥多尔。没过多久,雷帝本人死于多年酗酒造成的中风,而傻儿子费奥多尔在死前也没有留下一名男性继承人。延续数个世纪的留里克王朝血脉随之终结,俄罗斯进入一个长达100多年的动乱时期。王位被篡夺,各种国内战争、外国入侵、农民起义、经济崩溃。连首都莫斯科都被波兰人占领了。
直到一个新的皇室——罗曼诺夫家族终结了这段黑历史。罗曼诺夫王朝的前三个沙皇,在历史上不是很有名,但正是他们赶走了波兰人,攫取了西伯利亚。而罗曼诺夫王朝复兴的支柱,就来自于伏特加。
第一代沙皇米哈伊尔恢复伊凡雷帝的国营酒馆。第二代沙皇阿列克谢立法取缔一切私酿酒,取缔所有的非法蒸馏室和私人酒馆,禁止人们在国营酒馆外的地方购买或售卖伏特加酒,否则就要接受严厉的酷刑,包括鞭打和烙刑。
一位德国大使回忆说,根据法律,只要是一个人在酒馆里喝酒,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原因带走他们。除非这个人身上已经没有钱,或者没有任何可以抵押的东西了。
阿列克谢一世
有一天,德国大使遇到一位正从酒馆里出来的俄国朋友。问题是,大冷天的,这位朋友只穿着一条内裤。大使问他:“你的衣服去哪儿了?谁偷走了你的衣服?”友人习惯性地先骂了句粗话,然后回答:“为了抵酒钱,酒馆老板拿走了我的衣服。” 说完他又觉得,反正都已经脱到这个地步了,内裤或许也该跟他的外套和衬衫呆在一起。于是转头返回酒馆,过了一会儿,他出来的时候,已经全果了。大使提醒朋友,不太雅观,于是这位“神仙”随手拔了一片路边的毛叶泽兰叶子,用来遮住隐私部位,然后唱着欢快的小曲回家了。
天呐,换了up是酒馆老板的话,绝不收内裤做抵押品!太重口味了!
早年的阿列克谢沙皇和他的臣民不一样,对酒还挺克制的。但人到中年,深爱的妻子突然去世后,他大概是太痛苦了,开始借酒浇愁。有一次,他在顾问马特维耶夫的家宴中喝醉了,迷恋上一个身材姣好的女仆娜塔莉亚·纳雷什金娜。1671年,沙皇迎娶娜塔莉亚为妻。第二年生了个儿子,这就是彼得大帝。
阿列克谢沙皇晚年,等等,45岁,算中年吧,他把伏特加酒当成万能的灵药。他不仅自己每时每刻喝,还让妻子和孩子们一起喝,还在襁褓中的彼得也被老爹时不时喂酒。不出意外,喝酒过度的沙皇英年早逝,小儿子彼得才3岁。
阿列克谢的真爱、第一任老婆,给他生了两儿一女,但两儿子都不太行,老大费奥多尔虽然聪明绝顶,但是个药篓子,20岁就去世了,而且没有留下继承人。老二伊凡是个痴呆儿,没法当沙皇。女儿索菲亚倒是非常健康,或者说,健壮。这个索菲亚就是《鹿鼎记》里和韦小宝有一腿的罗刹公主。然而,女儿没有继承权,皇位就砸在了小老婆生的彼得头上。索菲亚真的是非常不甘心。但是和小说不同,索菲亚政变成功的关键不是韦小宝,而是伏特加。
索菲亚公主(大妈)
1682年,索菲亚公主宴请了两个被长期欠薪的近卫军团,亲自为他们斟酒,称赞他们对皇室的忠诚。军人们开心极了,就在庭院和走廊上开怀畅饮,喝到醉醺醺时,向公主宣誓效忠,然后冲向克里姆林宫。半醉的毛子有多恐怖呢?这帮人当着10岁的小彼得的面,把他的两个亲舅舅,还有彼得母亲娜塔莉亚的监护人马特维耶夫给杀掉了。至于其他的烧杀掠夺,无法统计出来。
最后,彼得的母系家族向索菲亚妥协,弱智的伊凡和彼得同时称帝,索菲亚公主摄政。
从姐姐身上,彼得学到了残暴,也学会了如何利用伏特加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七年后,长大成人的彼得想夺回权力。索菲亚公主故伎重施,请近卫军喝酒煽动政变。但这回,大家不仅不肯喝她的酒,而且全都去投靠彼得了。索菲亚随后被逮捕,被送到了新圣女修道院出家。
由此,彼得大帝的时代到来了。
如果把俄罗斯历史上所有的统治者聚集起来比赛喝酒的话,彼得大帝绝对是冠军。根据史料记载,他每天都要喝30~40杯酒。按照这种喝法,普通人绝对是醉生梦死了。但彼得大帝挺神奇的,他居然还能清醒的主导全面改革,把俄罗斯改造成一个世界强国。
彼得大帝
1697年,沙俄组织了一支庞大的代表团出使西欧,彼得大帝也混在里面。到英国后,他结交了一个新的酒友——英国海军上将奥斯本。奥斯本回忆说,他亲眼目睹了彼得大帝早餐喝完一瓶伏特加酒和一瓶雪莉酒,觉得还不够就再喝了八瓶干白葡萄酒。这对普通人来说差不多是致死量了,但对彼得大帝来说只能算热热身。这十瓶酒喝完,微醺的彼得出发去剧院看戏了。
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和彼得第一次见面时,为了讨好彼得,送给沙皇一艘漂亮的皇家游艇。但他们的友谊很快就终结了。因为彼得走后,英国国王收到了招待客人的账单。别墅被破坏的一塌糊涂,到处都是沾满污渍的亚麻床单、破损的家具和窗户、被撕裂的窗帘和油画,还有被糟蹋的精美花园。一名贵族万分心痛的说:“看着一片狼藉的花园,我仿佛可以看到醉酒的彼得大笑着、野蛮地驾驶着独轮车,碾过我精心照料的冬青树篱。”
好像就从这时候起,英国的“绅士们”就不太喜欢毛熊,直到今天他们还互相看对方不顺眼。
青年彼得
这次出访回去后,彼得大帝开始推行现代化改革。伏特加也被当成了向守旧派进攻的武器。守旧势力中,最顽固的莫过于东正教会。于是彼得大帝以开玩笑的名义,创建了一个新的宗教——酒神教,任命他的家庭教师佐托夫当“教皇”;酒神教还有自己的“圣经”,其实就是拿正版圣经,把书页挖空,然后塞进一个伏特加酒瓶。酒神教的第一条“教规”也挺奇葩的,所有成员每天都应该保持醉酒的状态,不许在清醒的状态下上床睡觉。
每逢重要的宗教节日,彼得大帝就会率领教徒们游街,拉着雪橇行驶在白雪皑皑的街道上,一边喝酒一边唱着颂圣歌,挨家挨户的敲门,向主人讨酒喝。
彼得大帝还规定,为了避免太过扰民,喝酒可以,但不许酒神教徒在别人家里吃饭,任何违反规定的人,都将接受“雄鹰的惩罚”。所谓雄鹰的惩罚,就是喝下整整两瓶最烈的、浓度最高的伏特加。
后世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彼得的行为很怪异,但up觉得,他这么做,其实是有深意的。
首先,他在嘲讽东正教会。任何看到沙皇率领酒神教游行的人,都会打破心中对上帝那股子“迷信”,而教会的力量来自哪里呢?等大家都不相信上帝了,教会还有什么本事来阻挡改革洪流呢?
第二个目的,他是为了钱。
彼得大帝曾经颁布过一条法令:任何农妇如果强行带走正在酒馆里喝酒的丈夫,那么她就必须接受鞭刑。这等于把男人喝酒提升到了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高度。估计这条法令能让爱喝酒的丈夫感到非常快乐的。
你以为彼得大帝是为了与民同乐,才立法让大家喝酒的?大错特错!彼得把身边每个人都灌得醉醺醺得,但他自己没有醉,相反,他清醒的很。
彼得大帝的宫廷酒宴
彼得大帝要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军队,缺钱;他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缺钱;他要建设一个全新的首都圣彼得堡,还是缺钱。
当时的俄罗斯,总体来说,穷得叮当响,工农业都很落后,拿不出外贸的拳头产品,也不像今天这样能卖石油。而随便加税的话,老百姓会造反。彼得思来想去,只有伏特加能帮到他。
伏特加有多重要呢?1680年,彼得还没登基呢,这一年官营伏特加酒和官营食盐的收入,占据了整个国家财政收入的53%!
这是何等惊人的一个数字!
所以彼得非常深刻的明白,伏特加酒是他实行专制统治的关键工具,是他实现改革大业的经济基础。为了将酒类收入和利润最大化,他自己就成了伏特加最热心的推销者,和最适合的形象代言人。你看,连酒神教都整出来了,只能说,彼得大帝为了卖伏特加,太拼了!
而人民一旦爱上了喝酒,就停不下来,直到兜里最后一分钱被掏空,但沙皇的金库则迅速膨胀起来。有一说一,这招可比法国强行加税,最后引爆大革命要高明得多。
圣彼得堡的彼得大帝雕像
一个酒徒是这样描述自己为什么停不下来的。“沙皇酒馆的诱惑太大了。我本来是不喜欢喝酒的,但又能怎么办呢?有时我并不想走进酒馆,但我一出门就看到它位置刚刚好,就好像他在召唤着我,就好像伏特加在请求我走进酒馆里喝掉他们一样。所以我就走进去了。”
大家听听,这种酒馆,是不是有点像现代的“吸毒窝点”?有点像现在美国官办的“大烟馆”?插一句,up好像发现了一个秘密!up知道美国为啥要合法化毒品了!
随着饮酒文化的深入发展,俄罗斯人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风俗:豪饮期。
所谓豪饮期,是指有些人因为工作,需要长期保持清醒状态,所以他们只能憋着酒瘾,等到休息的时候,一喝就是好几天,甚至几周。一位德国男爵拜访俄罗斯后说:“伟大的俄国人民并不是一直在喝,也不是每天都喝。他们当中很多人几个月都不喝酒,即使有人送给他们一杯伏特加,他们也不会拿。但总有某个时刻,当他们没能抵制住尝一口酒的诱惑后,他们就可以连续喝上好几天,甚至几周,喝光他们能拿到的所有的酒,直到一滴都不剩。”
在这种氛围下,就连小孩子也无法避免被酒精荼毒。一个牧师这样描述道:“还不会走路、不会说话的孩子,就懂得伸手要伏特加。他们手舞足蹈的索取着,直到大人们满足他们,然后他们就拿着酒快乐的喝。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已经能喝掉满满一杯伏特加了。女人们也不例外,一个年轻的未婚女孩也敢喝下一大杯伏特加和一杯啤酒,也不觉得羞耻。”
所以说,酗酒并不是俄罗斯亘古不变的文化特征,更不是种族因素。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如此年幼的时候,就融入这样一个积极鼓励饮酒的群体文化中。那么成年以后,酗酒行为会一代代延续下去,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这背后的真凶,无疑就是沙皇。国家为了财政收入,沙皇亲自下场,积极鼓励国民酗酒,从人民的酗酒中获利。
彼得大帝的后人,基本都贯彻了这一政策。所以说,伏特加与其说是俄罗斯人民的“快乐水”,不如说是统治阶级剥削社会大众的主要工具。
除了卖酒赚钱外,沙皇还有一笔收入,所有酒馆还要为额外利润交税,这又是一大笔钱。但是,俄罗斯地广人稀,政权力量不够,收税相当困难。彼得大帝的老爹阿列克谢发明了一种“税务外包”的制度,这个模式也被彼得大帝发扬光大了。
国家收税还能外包?这也太神奇了吧。Up来告诉你里面的套路,其实一点都不复杂。
沙皇相当于品牌商和供货商。每隔四年,沙皇就要拍卖某一个地区的伏特加经营权,外包给一个私人承包商,也称为税务外包员。税务外包员相当于地区总代,他每年必须向国家缴纳固定的税款、经营许可费、酒馆租金、酒水成本等。作为利益交换,他可以在该地区管理和经营所有的伏特加酒。扣除上缴给国家的款项和他自己的管理成本后,剩下的收入就是他的纯利润。所以税务外包员肯定会积极配合沙皇做市场营销,以各种手段来让更多的人来喝酒。
这种制度听上去很奇葩,但俄罗斯的国情特殊,既不同于西欧的弹丸小国,也不同于我国的人口稠密。税务外包不仅可以将管理的重担和商业风险直接转嫁给私人,而且还可以保证国家收入可靠、稳定的增长,不受市场起伏的影响。
而且,通过让人民酗酒,彼得大帝进一步削弱了封建地主阶级,强化中央集权,甚至强化了国家凝聚力。毕竟,伏特加是俄罗斯之魂,不喝不是俄罗斯人。
更有甚者,在人口极其稀少的西伯利亚地区,酒馆+教堂完全可以起到基层政府的作用,比臃肿的官僚机构有用多了。
第二个优点,那就是国库终于有钱了,彼得大帝终于可以造船、造大炮了。他抓住了这个千年一遇的历史机会,打造出一支现代化军队,一举让俄罗斯成为世界级强国。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伏特加是沙俄帝国的立国之本!
然而,成也伏特加,败也伏特加。国营酒馆+酒水外包制度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微观的说,税务外包员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任意剥削农奴,加深阶级矛盾。宏观的说,这个制度会让公共税收和私人的商业利润混为一体,而腐败的本身,就是公私权力的界限混淆。这个问题,对俄罗斯帝国乃至苏联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负面影响。
下一集,我们将详细介绍伏特加是如何助推俄罗斯帝国走上“酒生”巅峰的,又是如何让这个帝国迅速衰落的。各位朋友,别忘了一键滴滴滴,我们下集不见不散!
参考文献
《伏特加酒的历史》 威廉·波赫列布金
《伏特加政治》 马克·劳伦斯
《伏特加酒之歌》阿斯塔菲耶夫等
《俄罗斯史》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
《俄国人》赫德里克·史密斯
<Alcoholic Empire> Patricia Herlihy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Alcohol in Russia > Aleksandr Nemts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