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9 01:07:14 | 浏览:249
12月5日,欧盟对俄罗斯石油禁运开始生效,同时,G7、欧盟和澳大利亚的对俄石油限价令开始生效。
当天,媒体报道称,由于限价令生效,土耳其要求提供俄罗斯保险材料,以确保俄罗斯油轮仍在保险范围内。这造成了拥堵,约有19艘原油油轮在等待穿越土耳其水域,其中有6艘油轮来自俄罗斯。这反应了限价令对石油流动性的初步影响。
对俄罗斯石油的限价与禁运,就是不想让俄罗斯挣钱支持军事行动。但俄罗斯石油对全球供应如此重要,为了不致石油价格飙涨,G7就想出了限价这个政策,据说这个主意出自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这个政策的可操作性在于,美西方控制了海事服务的保险和融资等领域。美西方希望既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饱。在油价上限生效的当天,全球油价上涨了2%。
至于欧盟的禁运,主要在于陆路和海运,在匈牙利的强烈反对下,管道运输暂时被豁免。为此欧盟每天将需要为100万桶原油和110万桶成品油找到替代来源。
石油禁运和限价令的实施,可以肯定会对全球油价波动造成很大影响。
可能是为了配合这个特殊的日子,当天俄罗斯两个军用机场被炸5日,俄罗斯国防部发表声明说,乌克兰当天早上派出无人机攻击了位于俄罗斯梁赞州和萨拉托夫州的军用机场,但是被俄军防空系统拦截。
攻击中有3名俄军士兵死亡,另有4人受伤。此外,由于乌克兰无人机在军用机场上方的坠落,导致俄军两架战机的机体受损。
这次被袭不亚于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因为这两座机场距离乌克兰有上百公里的纵深,是实实在在的俄罗斯本土。这一是反映了俄罗斯防空系统的漏洞,也表示了乌克兰有意把战火引向俄罗斯本土。当然与克里米亚大桥爆炸一样,乌克兰否认了是乌克兰无人机所为。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6日表示,"我们不允许、也不鼓励乌克兰在其境外组织发起攻击行动"。普莱斯对媒体表示,“美国及国际社会为支持乌克兰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支持乌克兰的独立”。
俄罗斯总统普京同日召开"国内安全"会议,俄罗斯当局表示,乌克兰目前的无人机攻击对俄罗斯构成危险。
也是同一天,普京来到克里米亚大桥同建筑工人们见面,并亲自驾驶一辆车驶过了该座桥梁修复后的部分路段。
上一次克里米亚大桥爆炸是普京生日的第二天。这次机场被炸是在普京视察克里米亚大桥的同一天,乌克兰又都称不是自己干的,这不巧了吗不是。
12月5日发生这么多事情,只表明一个迹向,乌克兰危机继续升级。
对于美西方石油禁运和限价令,俄罗斯表态,宁可减产也不向实施限价令的国家出口石油。并且媒体报道,俄罗斯要建立自己的石油保险服务,以及影子船队。也就是俄罗斯主动禁运,并自己来海事服务。
对于机场被炸,俄罗斯对乌克兰展开了一轮轰炸。乌方称俄罗斯发射了至少70枚导弹,被乌克兰拦截了60多枚。但俄罗斯称对乌 17 个指定目标都被击中,袭击中断了通过铁路向战区运送部队和外国武器的设施。这不也是巧了吗,没拦截至的都击中目标了。两边的话大家听听就行了。
总体来说,一是西方对俄石油的组合拳能否发挥作用还需要检验。能想出这个点子就已经是人才了。当然这是在美西方把持了服务业高附加值的基础之上。这就是美西方希望的保持现状,即发展中国家出能源、资源和劳动力,美西方把持金融等服务高附值的领域。现在美西方以此为武器企图扼住俄罗斯咽喉,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了醒。当然俄罗斯可以就此自行建立或者与亚洲伙伴共同建立保险、融资、运输等服务体系,摆脱美西方的控制。出招就必有解招,再出就不灵了,这是对美西方霸权的进一步弱化过程。
二是俄罗斯石油将主要面向亚洲,而欧洲寻求替代也就面向亚洲。亚洲或许因能源优势受益,率先加快复苏。顺便还可以加工俄原油,赚欧洲差价,在限价令中不包括在第三国进行加工后再出口的部分。连中东都在加紧进口俄石油,不就是想作中间商吗。欧洲将迎来高能源时代,在竞争中进一步处于下风,不是处于亚洲下风而是处于美国下风。
三是石油美元将进一步削弱。俄与亚洲国家交易将更多采取货币互换方式,进一步去美元化。
四是乌克兰对俄罗斯的进一步挑衅不会把北约拉进来,反而会遭到更大的报复。现在乌克兰已经失去谈判的最好时机,完全要依赖于美欧的支持,时间越长美欧的战争疲劳感越强,对乌克兰越不利。欧盟180亿欧元援助方案因匈牙利反对搁潜,其实不仅匈牙利一国反对,只是有一国反对就够了。未来欧盟统一政策将更难出台。
五是欧盟因有所准备,以及全球经济危机导致石油需求减少,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价格波动。但长期来看,随着经济复苏,俄罗斯减产,以及中国疫情逐步放开需求上升,大概率石油会迎来价格波动。未来印太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主力军,能源价格决定了成本,在全球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欧洲算来算去,每一个对俄政策都是刀口朝向自己。被美国忽悠瘸了。美欧也将走向决裂。
乌克兰危机冲击了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是毋庸置疑的。
(图片源于网络)